同仁堂品牌,始创于1669年(清康熙八年)
自1723年(清雍正元年)为清宫供御药,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。
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

“但愿世间人无病,哪怕架上药生尘”是同治年间一位学者写给同仁堂十一世乐孟繁的一副对联,盛赞同仁堂济世养生的高尚医药道德与情怀。

其字面意思是:即使摆在自家药架上的药卖不出去,蒙上一层尘土,也不愿意看到百姓生病,而自家生意兴隆。是仁者爱人、大爱无疆的仁爱思想和“以义为上”、“重义轻利”的义利观的生动体现,是“仁”、“德”、“善”美德的有机结合,也是同仁堂创立者乐显扬提出的“可以养生、可以济人者, 惟医药为最”创业宗旨的最好诠释,它成为同仁堂“同修仁德,济世养生”企业精神和企业使命的思想来源之一。

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
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

简称为“两个必不敢”,始见于1706年同仁堂药店创始人乐凤鸣编写的《同仁堂药目叙》,是同仁堂人恪守至今的古训。该叙载:“古方无不效之理,因修合未工,品味不正,故不能应症耳。平日汲汲济世,竞竞小心。凡所用丸散无不依方炮制,取效有年。每庭训之……遵肘后、辨地产,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,可以质鬼神,可以应病症,庶无忝先君之志也”。

“两个必不敢”的本意是:不论制作过程多么繁琐、工艺多么复杂,为确保疗效显著,不敢有半点懈怠而节省步骤;不论中药配方的成本多么高昂、药材多么稀缺,为出珍品,不敢有半点吝啬而省物料。

“两个必不敢”体现的是以诚信精神为基础的质量观。同仁堂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“诚信为本,药德为魂”的经营理念和“德、诚、信”三字企业真经等行为准则,保证了“疗效显著”,实现了“济世养生”的理想。

“两个必不敢”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“诚信”要求高度一致,需要大力弘扬。如今,“两个必不敢”早已家喻户晓,不但同仁堂人将其视为“传家宝”世代传承,许多企业也将其纳入经营理念。

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
同修仁德济世养生

同仁堂品牌创始人乐显扬认为 “可以养生、可以济人者, 惟医药为最”,并把“同仁”二字命名为堂名,认为“公而雅”。

《周易》“同人卦”天火同仁,象征同类会聚、齐心无私、协力经营共同事业,因此卦辞曰“亨”,即通达顺利;汉黄石公《素书 • 安礼》“同仁”一词,指同行仁德者;韩愈《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》用“同仁”一词,取一视同仁之意。乐显扬融合上述三意,命为堂名,既包含了儒家推崇的“天下为公”的思想,又蕴含了《尔雅》关于“义”、“正”的道德要求。

“同修仁德,济世养生”是对同仁堂作为中医药企业的初心、使命和精神的新概括、新总结,表达的是同仁堂人立志以服务人类健康为己任的理想和追求。

同修仁德济世养生
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

“修合无人见,存心有天知”是中医药行业普遍遵循的传统规则,更是历代同仁堂人的自律准则。

“修”、“合”二字在古典药籍中意相近,均与“炮制”相关。

“修合无人见,存心有天知”字面意思是:在没有监管、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,在中成药炮制的过程中依然要凭良心,自觉做到药材地道、斤两足称、制作遵法。换句话说,虽他人不在场,但“上天”是知道的,讲的是不能违背良心、不能见利忘义、不能偷工减料,是对人们常说的“人在做,天在看”的有力解释。

“修合无人见,存心有天知”体现的是一种道德自律和行为准则。

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
配方独特 选料上乘工艺精湛 疗效显著

“配方独特、选料上乘、工艺精湛、疗效显著”是同仁堂的制药特色,也是历代同仁堂人对药品质量的郑重承诺和不懈追求。

配方独特:同仁堂的处方大多来源于乐家祖传、民间验方、古方及宫廷秘方,经过不断收集、整理、优化,形成了同仁堂特色的配方,《同仁堂传统配本》是其代表作。

选料上乘:同仁堂遵循古训和清宫制药标准,制定了高于国家质量标准的企业标准,采用“采其地、用其时”和“上等、纯洁、地道”的药材,确保了选料、投料一流。

工艺精湛:遵照古训,同仁堂依法炮制修合,前处理环节的20个工序50 多种加工方法沿用至今,并与现代制药技术相结合,确保了同仁堂制药工艺精深精良。

疗效显著:同仁堂历来注重药品疗效,不仅悉心钻研处方配伍、精选用料、精益制造,更是把药品疗效作为同仁堂质量观的核心要求,用有疗效的药品实现“济世养生”的价值观。

配方独特 选料上乘工艺精湛 疗效显著
微信扫一扫,
关注官方公众号